400-123-4567

13988999988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联系方式: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手机:13988999988

共同推动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北外滩国际航运

作者:bet356在线官方网站 日期:2025/10/20 09:30 浏览: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世界客厅开幕。本届论坛以“携手推动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和力量,通过深入对话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与全球航运业携手迈向更加稳定、绿色、智慧的可持续未来。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加快航运智慧绿色转型,共同构建航运业开放合作、健康发展的生态圈已成为业界共识。 ◎记者陈梦娜曹子怡王文彦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世界会议厅开幕。本届论坛以“携手推动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结合全球航运界欧宝以智慧和力量,通过深入对话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携手全球航运业迈向更加稳定、绿色、智慧的可持续未来。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加快航运智慧绿色转型,共同构建航运业开放合作、健康发展的生态圈已成为业界共识。开幕式上,发布了绿色航运合作国际合作文件、航运走廊建设成果、航运成果论坛等五类30项合作成果,可持续理念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上海将着力提高航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航运承保水平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打造资源要素聚集高地。着力推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全球航运绿色加油中心和交易中心,与更多国际港口城市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打造绿色航运发展高地。聚焦数字化转型航运新业态,打造航运科技创新高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升级。 “中远海运不仅专注于新能源船舶的研发、生产和使用,还注重绿色燃料的全链条布局。”中国船东协会会长、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万敏表示,“到2024年,新造船订单中可使用替代燃料的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一。此外,首艘纯电动船我国新生江河的TRI系列双燃料动力船,以及我国首次为集装箱船第一部分动力作业,被列入首次作业的第一批数据中,今年9个月,上海港共完成国际航运船舶LNG加注94艘,加注量56.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1.8%;绿色甲醇加注3艘,加注量7013吨。 “上海港已经实现了LNG和绿色甲醇‘船对船’同步加注的常态化服务,加注量位居全球前列。随着绿色甲醇实现量产,绿色甲醇产能将不断增加,上海港可以为全球船舶提供更加稳定、常态化的绿色甲醇加注服务。”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晓东表示。高级海港的智能港口技术已成功出口秘鲁钱凯港,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方案”。小洋山北作业区自动化码头开发建设正在加快。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港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中远、马士基、达飞轮船等航运公司已在上海港-洛杉矶/长滩绿色航运走廊部署具备全程碳减排能力的船舶,标志着“上海港-洛杉矶/长滩绿色航运走廊”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具有里程碑意义。共建“上海港—巴塞罗那港数字化绿色滚装航运走廊”、“宁波舟山港—哈罗帕港联盟绿色航运走廊”……绿色航运走廊蓄势待发,将为全球航运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多范例。 “我们希望加强“未来将与上海港、鹿特丹港等国内外港口进行新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多绿色航运走廊、绿色航运枢纽、绿色加油中心。”上海航运交易所副总经理景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航运业作为一种经济贸易,其国际性和互联互通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航运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贸易的畅通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海运走廊建设等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港市合作拓展至港口、航运上下游产业合作。行业。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开放合作是共建新生态的必由之路。航运、造船、能源、金融、绿色转型都与各个环节的生物息息相关。面对航运业转型挑战,开放合作成为应对行业问题、构建新生态的必由之路。论坛期间,中国船级社和中远海运集团发布了《数字化船舶白皮书》,首次联合提出“数字化船舶”的概念,为船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中远海运自保保险公司、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远海运科技联合推出“全球船舶保险数字智能平台”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船舶保险智能化全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航运业正在全面提升航运枢纽的智能化水平。宋晓东表示,要推动技术标准开放兼容,建立全球认可的汽车可持续操作系统、 绿色燃料,打破技术壁垒,加快创新成果落地。创建数字链协作平台,依靠区块链技术联合货主和物流商,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全球贸易便利化水平。万敏还建议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韧性”新服务,并呼吁业界共同制定数据标准和信任机制,打破信息壁垒,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享数字化成果。 2025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过渡的重要节点,也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杰树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五”期间,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是一个重要方向。一方面,要发展培育航运保险、航运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行业顶尖人才;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自主能力。提升航运业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突破,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