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f-finance出品丨雪言上线不到两个月,国内总激活量突破825万台,同比涌入40%。今年的iPhone 17系列真是卖疯了。苹果手机热销,其背后的“货品链”众多成员也纷纷效仿。其中,镜头技术受益匪浅。不仅第三季度营收(536亿元)和利润(2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值也突破1500亿元大关。在“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中,创始人周群飞力压所有领军人物,以1100亿元财富排名第二。这位来自湖南的小姑娘,从一名表厂女工,成长为服务于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的“水果连锁女王”。他用了30年的时间引领镜头技术在全球占有率最大的消费电子元件市场的发展。你可能没有他镜头技术很发达,但你手中的iPhone、Apple Watch,头上戴的Rockid,你乘坐的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很可能都镌刻着镜头技术的艺术品。 Part.01 从《打工妹》到《果链女王》,镜头技术的崛起随处可见。周群飞 1970年,少年时期的周群飞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一个贫困山村。 15岁时,他辍学南下深圳,成为一家玻璃厂的流水线工人,负责抛光镜片。日常的机械操作并没有浇灭他的野心。几年后,周群飞带着几万元积蓄开始了创业之旅,做起了钟表玻璃生意。 2003年,周群飞带领数十人找到了镜头技术,专攻手机玻璃镜头。起初,公司只接受小额订单,靠薄利生存。在此过程中,周群飞逐渐尝试将不易变形、耐高温的手表玻璃工艺应用到手机面板的生产中。依托玻璃技术的创新实践,镜头科技与当时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有着深度合作。但真正改变镜头技术命运的是与苹果的合作。 2007年,苹果公司通过了对手机外壳材料的新要求。当时,大多数厂家还停留在塑料材质阶段。周群飞敏锐地意识到玻璃将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并迅速投入研发适合手机的超薄玻璃加工技术。最终,蓝思科技成功进入与主打玻璃盖板技术的“链锁”,为第一代iPhone生产玻璃面板,并成为首家为苹果提供手机前置面板的中国供应商。玻璃。至此,镜头技术一战成名,以高精度、高强度玻璃闻名于业界,逐渐渗透到苹果的主要供应链中。从第一代iPhone huhup到如今的iPhone 17,蓝思科技参与了几乎所有苹果主要机型的前后盖和摄像头模组零部件的供应。背靠苹果这棵大树,镜头技术在手机玻璃领域不断成长,性能突飞猛进。 2015年,蓝思科技在深交所明珠上市,周群飞也荣登当年胡润女富豪榜榜首。其产品不仅服务于苹果,还逐步拓展至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终端品牌。今年,蓝思科技仅用83天就完成了从IPO备案、递交到港交所听证会的全流程,创下香港IPO最快纪录对于一家“水果连锁”公司。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4年,蓝思科技营收从60亿元骤降至699亿元。 2025年,由于iPhone 17系列的热销,蓝思科技全年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然而,与苹果十多年的深厚渊源,既是蜜也是毒。一方面,在苹果订单的推动下,镜头技术在技术、制造、议价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壁垒;另一方面,公司的重要业务通常取决于苹果的“面子”,其兴衰只能取决于其他各方的态度。这种不可控的外部结构性风险是任何企业都难以接受的。 Part.02 果果的“二次创业”是2016年,由于iPhone销量下滑,蓝思科技来自苹果的收入下降了30%以上; 2021年苹果销量未达预期,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企业投资的增加,镜片的净利润下降了近60%; 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在中国销量下滑25%,这也导致蓝思科技单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9%。蓝思科技不止一次尝到了这种“苹果依赖”的苦果。当订单被取消时,将面临财产的重大减值。周群飞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危险。他几年前就开始了镜片技术的转型,试图将眼镜的应用场景从手机、电脑拓展到汽车、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2020年,泰克朗科技定增募资150亿元,其中大量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和智能穿戴项目建设。复制其在手机领域的成功经验在汽车新赛道上,蓝思科技推出车用超薄夹层玻璃等产品,抢占智能座舱不断上升的市场。目前与小米、特斯拉等30多家车企合作。您的小米 Su7/Yu7 和 Model 3/Y 可能使用镜头技术的玻璃。在智能耳机和智能穿戴产品方面,今年2月,蓝思科技与AI眼镜公司Rokid达成合作,为其提供从镜框、镜片、功能模块到全自动化组装服务的全系列AI眼镜产品。同时,蓝思科技还与北美头部AI眼镜厂商合作,为其提供精密结构件、光学组件、声学模块等产品。此外,蓝思科技与致远机器人共同创立公司,领投人形机器人灵宝Casbot近亿元天使+融资;镜头技术还与阅江机器人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签订1000台机器人采购订单。蓝思科技在10月底的调查中表示,预计全年出货量为3000台人形机器人和数万只四足机器狗,2025年机器人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亿元。但上述策略只能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镜头科技的披露,该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销售额比例从2022年的70.96%下降到2024年的49.45%。虽然镜头科技没有明说,但从之前的信息可以推断,很可能是苹果。 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主推的智能汽车、智能耳机等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其他智能终端业务营收占比将分别为9.6%、5%和1%,对其营收贡献依然较弱。在 t同时,智能汽车业务毛利率仅为9.84%,为旗下所有业务中最低。受此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也从29.44%下降至16%。目前,蓝思科技并未陷入智能手机业务“一家独大”和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境。短期内,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业务很难取代公司的核心消费电子业务。事实上,近年来,供应链企业迫切寻求业务多元化。除了镜头技术之外,立讯精密、菱仪智造等企业也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场景,寻找“第二曲线”。例如,立讯精密正在加速布局东南亚、美国等生产基地,同时也在探索新能源汽车、AI硬件等赛道,打造“去中心化”。“苹果”安全体系;在欧洲、美洲、亚洲建立生产基地,从消费电子零组件进军服务器、可折叠屏幕等成长型市场。蓝思科技的周群飞、立讯精密的王来春、灵异智造的曾芳琴——“果链”三位女性领军人物,都是通过全球化布局+技术升级+赛道多元化的组合选出的。在果链光环与风险并存的当今时代,她们正在寻找机会开启苹果去重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今年上半年,港交所资本开始史诗般的卷土重来,港股IPO数量达到87家,其中内地A股企业占去港股企业的大部分,而在这波资本浪潮中,“制造”企业不断更新。受到了很多关注。宁德时代上半年以52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IPO。蓝思科技还凭借港股的流动性和国际性,为汽车、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前沿业务准备了充足的弹药,意图减少“果链依赖”,撕掉“果链”标签。手机行业增速多年来一直在下降,未来可能会加速。蓝思科技的布局与其说是为了筹集另一桶金,不如说是对行业未来格局的早期押注。从财务角度来看,蓝思科技账上现金充足,但重金投资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2024年,固定资产将从109亿元扩大到366亿元,一趟。一旦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科技财产减值风险很可能会爆发。与此同时,商业汽车、可穿戴显示器和机器人等被寄予厚望的产业正处于转型的早期阶段。收入增长不增长、技术壁垒未牢固建立等情况仍然存在。面对当前的资本走势,镜头科技能否成功完成“去苹果化”仍是未知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